2014年6月12日 星期四

東西方對靈性的看法

自古至今,靈性是看不到、摸不著的非物質描述,大多存在於大自然、社會文化、風俗習慣、宗教信仰、哲學等領域的抽象名詞,國內外的文獻尚未有統一且清晰的明確解釋。

東西方對靈及靈性在根本上有不同的看法,說明如下。在西方文化的觀點,靈(spirit)源自於拉丁文中的”spiritus”,意為”breath”(呼吸),靈性(Spirituality)其意為”breathmake alive”,可譯為呼吸,是生命存在的最基本要素,靈性也是生命存在的最基本要素;spirit的動詞是spiritualize,其意為純淨、淨化,可引申為精神上的純淨和淨化。古希臘哲學家認為人是靈與肉體的結合,雖然靈無法看見,卻確實存在,如風一般,靈引導人追求善和美。因為有靈,所以有靈性,靈性層面不同於生理層面、情緒層面和理性層面的存在,是具有超越性、神聖性、宗教性、永恆性、合一性和終極真實的意涵。

在東方文化的觀點,靈的中文含意,大多與巫、神靈、魂魄、靈魂相關,代表超越自然界的存在物,屬於靈魂(soul)層次,比較接近西方靈性的辭彙是心、心靈或心性,心為身之主宰,超越物質與心理的層次。「萬物皆有靈」是東方靈性的基本觀點,靈性無所不在,大則充滿宇宙,小則藏於自身。靈性與非靈性的差別在於覺知,覺知趨向敏銳,靈性就自然越高;覺知趨向遲鈍,則靈性則越低。修「心」的功夫是東方靈性很重要的核心根本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